医疗器械实行专卖 “看病贵”不再是难题 -凯发k8网页登录
8月9日,第二十八届沈阳国际医疗器械设备展览会在沈阳科学宫举行,在展会上,同样是国产病床,传统的价格900多元,全自动的是9万多元,相比之下全自动的价格贵了100倍。医疗器械费用高直接导致了“看病贵”,为了解决“看病贵”,辽宁已经开始实行集中采购医疗器械。相关专家建议,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现状,应该实行医疗器械专卖制度,依法取缔各种层层加价的代理商。
病床从900多到9万元不等
本届展会总共展出了五六千种医疗器械,但是多数属于一般性的医疗器械,多为检验、分析、手术用品等常见的医疗器械。
病床是展会上展出最多的一种医疗器械,一家展位前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病床。从病床的外形上看起来,病床仅仅分为可以折叠的和不可折叠的,但是价格上却相差很多。
河北省一家医用设备公司销售经理王全新介绍,该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生产病床的公司,展出的病床从900多元到3万多元不等,除此之外,该公司最贵的病床还未带到现场,价格为9万多元。“最贵的病床属于全自动病床,它可以调成座椅,也自带餐桌,材质上和功能上比传统病床都要先进,当然价格上也相差很多。”王全新介绍。
器械费用高致“看病贵”
医疗器械价格的高涨直接导致了医院的成本增加,最后这种压力只能“转嫁”到了患者身上。
据了解,目前沈阳的三甲医院基本上都采用了全自动的x射线摄影系统,针对不同部分的检测费用一般在100多元到几百元不等,而这种采用传统的仪器监测费用仅为几十元。
这种压力的“转嫁”在大型医疗器械上更为突出,仔细算一笔账会发现,在患者的治疗费用中使用医疗器械的费用往往占有很大的比例。
一位沈阳市某三甲医院的院长介绍:采购一台进口的核磁共振机要花1400万元至1700万元,使用寿命一般为6年左右。医院分摊到每年中的成本大约200万以上,加上费用较高的医用耗材、保修、人员工资等费用,又加大了成本。而这些进口诊断仪器则是三甲医院必不可少的医疗器械。
在手术中,也存在着这种压力的“转嫁”。例如,一个5万元的冠状动脉介入手术,植入体内的血管支架和各种辅助器械就占了治疗费的84%。
超五万医疗器械集中采购
医疗器械费用高导致了“看病贵”其实早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,近年来,全国、省、市人大代表多次对此进行关注。
针对这种情况,2009年,辽宁省提出省内各级政府、行业、国有企业开办的所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、卫生监督机构、妇幼保健机构等医疗卫生机构,医院在采购5万元以上的医疗器械时,均参加医疗器械集中采购。
通过采取集中招标、平台采购、阳光操作、适度竞争、加强监管、违规必究等措施,逐步降低采购成本,提高医疗机构资金利用效率,降低百姓就医成本。
另外,我省对医院配置大型医用设备也有相应的制约,作为医院不能随便配置大型医用设备,在采购大型医用设备时,必须先取得配置许可证,方可列入集中采购计划。
为了使集中采购真正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,医疗器械的集中采购,必须保证遵循公开、公平、公正、透明的原则进行。

相关阅读
- 看病贵另一个原因:高端医疗器械“洋化”2012-08-23